close

不久前,一位法國教育心理學專家,給法國的小學生和上海的小學生先後出了下面這道完全一樣的測試題:一艘船上有86頭牛,34隻羊,問:這艘船的船長年紀有多大?

法國小學生的回答情況是,超過90%的同學提出了異議,認為這道測試題根本沒辦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師的"糊塗"。顯而易見,這些學生的回答是對的。上海小學生的回答情況恰恰相反:有80%的同學認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歲。只有10%的同學認為此題非常荒謬,無法解答。做出正確回答的同學竟然只有10%!

這位法國教育心理學專家很驚訝,兩國的小學生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別呢?他通過對上海這80%小學生的調查後發現,他們之所以做出錯誤的答案,是因為他們堅信不移地認為:"老師平時教育我們,只有對問題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不做的話,就連一分也得不到。老師出的題總是對的,總是有標準答案的,不可能沒辦法做,也不可能沒有答案。

法國教育心理學專家在總結這兩次實驗的時候,引用了下面的幾句話:
第一句話是笛卡爾說的:懷疑就是方法。
第二句話是法拉第說的:在學術上不盲從大師,他應當重事不重人,真理應當是他的首要目標。 
第三句話是愛因斯坦說的:科學發現的過程是一個由好奇、疑慮開始的飛躍。

然後,他頗有感觸地講道:「應當教育孩子敬重老師,但更要教育孩子敬重真理。懷疑並不是缺點,總是沒完沒了的懷疑才是缺點。只有敢於懷疑,才能減少盲從。有懷疑的地方才有真理,真理是懷疑的影子。」


其實這種情形在台灣似乎也很常見~~~~~~~
在這種填鴨式的教學下~~~~~
學生都會認為~~~~~
老師的答案就一定不會有錯~~~~~~
老師的題目都是完美的~~~~~
不可能沒有解答~~~~~~~
即使認為題目根本就不何常理~~~~~~
還是會隨便寫些東西~~~~~~
他們都相信~~~~
有寫才有分數~~~~
沒寫就沒分數~~~~~~
從來都不質疑到底這個題目能不能做~~~~~~
我剛到澳洲讀書的時候~~~~~~
常常都會覺得~~~~~
老師說的都是對的~~~~~
可是當我見到一些同學指證老師錯誤的時候~~~~~
才會忽然覺得~~~~
其實老師也是人嘛~~~~~
他也會有錯的時候~~~~~
也會有忘記的時候~~~~
也會有不小心的時候~~~~~~
有質疑~~~有改正~~~~~
這樣的知識才是自己的~~~~~~
沒有一邊學一邊問~~~~
怎麼構成自己的學問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vydaydr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