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知道嗎~~~~~
我們背了十幾年的九大行星~~~~~
現在只剩下八個了~~~~~~

上個月國際天文聯會投票決議,將原本屬於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劃為矮行星(dwarf planet)並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冥王星發現於1930年,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魯托(Pluto)命名。自發現以來一直與地球、土星等並列為九大行星。但是由於冥王星體積較八大行星來得小很多、軌道扁長,許多人對它能不能算一顆真正的行星表示質疑。

1998年時,就曾經有人提議將它從行星之列除名,不過當時被國際天文聯會否決。在今年的國際天文聯會中,此案再度被提出,經過2500名天文學家投票表決後,這次終於決定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

東方觀點的冥王星(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胡中為):

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同太陽的平均距離最遠的﹑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編按:目前已不屬於九大行星)。

發現---1846年發現海王星後﹐許多人猜測它的軌道外面可能還會有行星。不少人仿傚勒威耶和J.C.亞當斯的方法﹐想從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攝動去推算海王星外的未知行星﹐其中洛韋爾和W.H.皮克林詳細算出這個未知行星的位置﹐經過許多年尋找﹐直到1930年初才被湯博發現。天文界對這一發現有很大爭議。除了冥王星實際軌道與預測的有差距外﹐亮度也比預測的暗得多﹐看不出視圓面﹐它的質量太小﹐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不會引起足夠大的攝動。因此有人認為﹐這一發現不能看作是計算的功勞﹐而是偶然的巧合。

公轉和自轉---冥王星軌道的偏心率﹑軌道面對黃道面的傾角都比其他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點(距太陽29.8天文單位)附近時﹐比海王星離太陽還近﹐這時海王星成了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冥王星繞太陽的公轉週期約為248年﹐從發現至今只走了1/5圈。冥王星﹑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公轉週期存在近通約性﹐在大約500年中﹐冥王星公轉2圈﹐海王星公轉3圈﹐天王星公轉6圈。每隔一定時間它們就會彼此接近。雖然在黃道投影圖上冥王星軌道與海王星軌道交叉﹐但由於這兩個軌道平面並不相合﹐所以即使在交叉點附近它們之間的距離還是很大的。冥王星發現後不久﹐就發覺它的亮度有些變化﹐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不能進行準確的測量。到了五十年代﹐用光電方法測出它的亮度有 6天多的週期性變化。1971~1973年又做了更準確的測量﹐得出亮度變幅為0.22個星等﹐變化週期為6天9小時17分。這種亮度變化可用它表面反射太陽光不均勻和自轉來解釋。根據冥王星衛星的資料估算出冥王星自轉軸與公轉軸交角大於60°﹐因而是側向自轉﹐與天王星相似。

物理狀況---過去根據冥王星對天王星和海王星軌道的攝動來推算冥王星質量﹐結果很不準確。1971年以前所定的質量值是0.8地球質量﹐1971年重定為0.11地球質量﹐直到1978年發現冥王星衛星後﹐才準確定出冥王星的質量值為0.0024地球質量﹐這不僅比水星質量小﹐甚至比月球質量還小﹐但仍比小行星的質量大。

冥王星的視角徑太小﹐其線直徑至今仍未定準。最早定出直徑為6﹐400公里﹐1950年
柯伊伯重定為5﹐000~6﹐000公里﹐後來從它掩恆星的觀測定出直徑不會大於5﹐800公里﹐根據亮度和距離估計出直徑下限為2﹐000公里。目前公認值是2﹐400~2﹐900公里﹐常採用2﹐700公里。 

根據冥王星的質量和直徑可以算出平均密度。採用1971年以前數據算出密度超過35克/厘米﹐比其他行星的密度大十多倍﹐這顯然是難以接受的。用1971年的質量值得出的密度仍大於5.8克/厘米﹐因而有人把冥王星劃歸近太陽的類地行星一類﹐但這與它遠離太陽的位置很不相稱。用1978年最新質量值算出的密度約為1.5克/厘米﹐這與天王星﹑海王星的密度相近﹐因此﹐可把這三顆行星歸成一類──遠日行星﹐它們應當有相似的化學組成和性質。 

冥王星離太陽太遠﹐接受的太陽輻射少﹐估計其日照表面的溫度為50K左右﹐背面為20K左右。在如此低溫下﹐絕大部分物質已凝結為固態或液態﹐只有氫﹑氦﹑氖還可能是氣態。因此﹐冥王星如果有大氣的話﹐也是極稀薄的﹑透明的。冥王星光譜的特徵與太陽相同﹐略紅﹐並有甲烷的特徵譜線﹐表明冥王星表面可能有一層甲烷冰。 

起源---由於冥王星軌道偏心率和傾角都大﹐自轉週期長﹐而且近日距又小於海王星軌道半長徑﹐里特頓於1936年首先提出﹕冥王星原來是海王星的衛星﹐和海衛一同時繞海王星順向轉動﹐一度與海衛一靠近﹐相互引力作用使海衛一變為逆行衛星﹔而冥王星則獲得額外速度﹐離開海王星﹐成為第九顆行星。根據當時推算的冥王星質量大於海衛一﹐這種看法似乎合理﹐因而長期為許多人所贊成。但是﹐最新測定的冥王星質量還不及海衛一的質量﹐它不可能使海衛一運動方向改變很大﹐所以﹐里特頓的看法便不能成立。中國天文學家戴文賽提出下述新看法﹕冥王星不是原來的海王星衛星﹐而是由海王星軌道內的大星子形成的﹐由於該區域一較大星子與它對心碰撞﹐使它的軌道偏心率和傾角變大﹔之後﹐冥王星又一次被另一星子掠碰表面﹐碰撞力矩使它變為側向自轉﹐而碰出物質拋到幾萬公里遠﹐再集聚形成冥王星的衛星﹐也許形成的衛星不止一個。

西方觀點的冥王星(摘自大英簡明百科):

太陽系中第九顆大行星(編按:目前已不屬於九大行星)。其名取自希臘的和羅馬神話中的地獄之神。通常認為冥王星是已知大行星中最外圍的一個,也是離太陽最遠的一個。其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59億公里(37億哩)。冥王星的軌道很偏心,偏心率為0.251,每當它運行到近日點附近時(約每隔248年一次),例如最近一次是1979~1999年期間,它比海王星離太陽還近。在這20年期間,冥王星將留在海王星軌道的內側。

冥王星軌道相對黃道的傾角為17.1°,是所有大行星中最大的。由於冥王星離地球的距離太遠,甚至用望遠鏡看它,也總是相當暗淡,其亮度總不大於14星等。冥王星的亮度在6.387日的週期內有規律地發生約12%的變化,表明行星的表面反射性質不是均勻的以及行星每6,387日自轉一周。

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300公里(1,430哩),約等於月球大小的2/3.其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公分1.8~2.2公克。根據這一密度值,許多天文學家從理論上推測冥王星的成分大部分是固態甲烷,還有相當分額像矽這樣的較為致密的物質。紅外觀測有力地表明,冥王星極冠的成分是甲烷冰。這種冰態冠有時會延伸到距冥王星赤道半程處。行星上溫度極低的證據,支持表面物質均是凍結了的說法。據估計,冥王星的平均表面溫度的變幅是45~58K。表面溫度隨局域反射率和太陽天頂角的大小而變,在遠日點附近,溫度很可能還是要降低3倍。在1988年的一次冥王星掩星時,觀測到它具有一個稀薄而膨脹的大氣,其成分是甲烷和很可能相當數量的較重氣體,可能是氮。

冥王星是美國天文學家湯博(Clyde W. Tombaugh)於1930年發現的。那時他正按照羅厄爾(Percival Lowell)和皮克令(William H.Pickering)的預測,系統地搜尋︰海王星外面的行星。湯博在他位於亞利桑那州弗拉斯塔夫(Flagstaff)的羅厄爾天文台所拍攝的一系列照片上,根據其運動而確認出一個新行星,它比在同一批照片上記錄到的許多小行星運動要慢得多。

關於暗王星的起源和演化均知之甚少。冥王星的物理性質,諸如大小、質量、自轉運動、軌道偏心率和傾角,都和幾個外圍行星有很大差異。因而,它很可能是在另一種不同的方式下形成和演化的。一些科學家提出,冥王星可能是原為海王星系統的一部分並從海王星逃逸出來的衛星。冥王星不僅在性質上和海衛一近似,其公轉軌道還週期地和海王星軌道相交。不過,冥衛一的發現又動搖了這一理論。最新的模型認為,冥王星和其衛星是在太陽星雲中形成的兩個獨立的天體。冥王星可能曾和一個原始冥衛一天體碰撞,而現在的冥王星衛星則是由碰撞後的殘物集聚形成的。
 

所有資料來自
http://www.wordpedia.com/ 智慧藏百科電子報--161期---被降級的冥王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vydaydr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